日方在"气球事件"上挺美国 称日本也曾出现类似"气球"
来源:环球时报
[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]杨军环球时报记者倪好]就在美国利用民用无人飞艇误闯美国领空进行炒作的时候,日本也加入进来。7日,日本防卫大臣和外相就“气球事件”力挺美国,大肆炒作“”。对此,接受《环球时报》采访的专家认为,包括此举在内的一系列错误的言行,明显是为了突破和平宪法的约束,谋求政治军事大国的地位。
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资料图
据《朝日新闻》 7日报道,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在内阁会议后的记者会上表示,“即使是外国气球未经许可进入日本领空,也无异于侵犯领空”。滨田还暗示,击落闯入领空的气球是一种选择。“认为,根据《自卫队法》第84条的规定,对领空执行反击任务的自卫队飞机可以使用武器”。在新闻发布会上,日本外相方林郑铮对美国击落无人飞艇一事“表示理解”,称“美国表示已采取审慎和合法的措施来维护其和”。
日美国旗资料图
日本官员日前也表示,国内也出现了类似的“气球”,并启动了相关调查。据日本放送协会(NHK)网站6日报道,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当天表示:“知道2020年6月和2021年9月在上空目击到飞行物,我们将继续分析这是否与这次在美国发生的事情有关。”
民用无人飞艇资料图
近来,日本不仅在“气球事件”中表现出“站在美国一边”的态度,还在安全、科技等方面积极向美国靠拢,推动遏制。在安保方面,日本《产经新闻》 4日援引日美消息人士的话称,美国提议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,作为加强所谓“东海和南海针对的防卫计划”的一部分。虽然部署的具体地点尚未确定,但日本一名官员表示“设想部署在九州等地”。与此同时,日本也加强了与美国领导的北约的联系。据NHK网站报道,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月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举行了会谈。出于对中俄的关心,双方同意加强安全领域的合作。此外,在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,日本和北约还不忘渲染“威胁”,对省事务指手画脚。科技方面,共同社4日报道称,日本当天基本决定,为防止尖端芯片技术被转为军用,将对实施相关出口管制。为此,日本将修改现行《外汇及外国贸易法》的相关规则,以确保日本的优势芯片生产设备不会被用于研发和生产芯片。
民用无人飞艇资料图
至于日本最近的行动,日本《朝日新闻》表示,这些行动旨在对抗。报道称,为实现“自由开放的印太”,日美将进一步深化合作,推进与该地区志同道合国家的合作。《产经新闻》认为,如果日本紧跟美国推进芯片对华出口管制,目前对华销售的芯片将有一半左右受到影响,相关企业将受到较大冲击。
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7日对《环球时报》表示,日本去年底新的“三大安保文件”,完全违反和平宪法,尤其是在将视为最大战略挑战的《国家防卫战略》。相比之下,从未在任何相关文件中以这种方式定义一个邻国。因此,很明显,日本采取了
吕耀东说,日本从去年开始犯了一系列错误,包括日本外相和防卫大臣7日在“气球事件”上支持美国,“”被大大夸大,目的明确是突破和平宪法第九条的限制,允许自卫队入宪,最终谋求使日本成为政治军事大国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日本不断夸大来自周边国家的威胁,包括与、朝鲜、俄罗斯的矛盾。此外,国防预算提高到GDP的2%,使其有足够的财力增加购买美国战斧巡航导弹,加强自卫队实力。今后,为了这一既定目标,日本将继续寻找一切机会渲染地区威胁,甚至比美国还要乐此不疲。吕耀东表示,是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的维护者,日本应以史为鉴,不夸大“”,不做损害和平稳定的事。